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夫君吸男我吸女,满城男女打光棍 > 第432小章

第432小章

秦胜默默抬头看了楚易安一眼,不敢吱声,埋头继续写。

不管怎么说现在也是儒家学派为主,上次引来了一群大儒,还引来了董靖文,不知道这次会不会也引起祸端。

认真思索,可能性还挺大的。

不过有前面的内容做铺垫,这次他们应该能更冷静且理智的看待这本书,更有可能将这当成空白历史的一部分。

如此一来,应该不会骂那么狠。

学子们接受度应该还行,大儒们可能会有情绪,但有了上次的事,应该也不敢再出来找事,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董靖文。

至于那群酸儒,人嫌狗憎,无所谓了,谁在乎他们?

不过能看出来始皇帝是真的越来越讨厌儒生了,这群人陷入复辟无法自拔,谁要复辟,先过了大秦律法这一关再说。

要震慑复辟势力,儒生便不能用平常刑法,当坑杀。

坑杀是战场上的刑罚,复辟亦是战场,此举便是告诉世人,要彻底埋葬旧制。

消息传到正在跟蒙恬一起抵御匈奴的扶苏耳朵里,他当即放下手里的事赶往咸阳,试图阻止坑杀儒生。

可回去却没见到嬴政,嬴政刚服了仙药,正在养真人之气。

楚易安又抹了把脸,唉。

秦胜瞅着她这样有些无奈:“你想说什么?”

楚易安摇头:“没什么,就是嬴政睡醒就要催徐福出海了,唉”

糊涂啊。

秦胜:

扶苏太嫩了,见到嬴政却不敢劝他不要坑儒,只能去找李斯商议,言辞激烈的反对坑儒。

扶苏是长公子,未来储君,想法与秦国律法却背道而驰,李斯不敢瞒着,上书一封奏明扶苏之事。

嬴政气得一纸诏书将扶苏贬出咸阳,去九原赴任,无诏不得回咸阳。

嬴政本意是让他反思一下,好好想想。

谁曾想这一去,他再也没能回来

楚易安:“唉。”

秦胜:

其实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嬴政身体差了,长子扶苏的想法与秦帝国的铁血政治不符,与嬴政的期待不符,与朝臣的行事作风也不符。

他在秦国像个异类,这样的人,虽有才,可就算坐上那个位置也很难让朝臣们照着他的指令行事。

秦国好不容易完成一统,前面的所有君王,不管有没有建树都遵循秦律,坚持执行,上下同心,反对复辟,唯独扶苏

当真怪哉。

当然,不是说扶苏支持复辟,而是他想护的儒生是帝国的仇人。

正是稳定局势的时候,身为长子,未来储君,即便不认同也不该在已经下令后跳出来为那群复辟势力说话。

公元前212年,四百多名方士儒生被坑杀,这是历史上最重大的惨案之一。

没有人去思虑背后的政治合理性,他们只看到了嬴政摧残文明的野蛮暴行。

越是经历时间的变迁,他的面目变得越是可怕,恍若冷眼注视着人间的恶魔。

坑儒之后,嬴政下令缉拿在背后密谋这一切的六国公子,其中包括旧楚国公子项梁及族人,旧韩公子张良等两百多人。

这是彻底跟这些人较上劲了。

六国公子们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很快搞出流言,今年祖龙死。

只是要把这些人找出来不是易事,又恰巧此时,大将王贲,王翦将军的儿子离世。

王贲的死让嬴政很是伤怀,亲自为他操持葬礼。

在操持王贲丧事期间,却又收到消息。

沛县三百多名徭役,在泗水亭长刘邦的带领下逃了十几个,刘邦非但没有上报,还放跑了其他想跑的人,然后逃到了芒砀山,下边的人还在追查。

嬴政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服药也越来越多,终于,他亲自送徐福上了出海的船,寻仙问药。

嬴政并不知道,此去徐福将再也没有回来,他没有找到仙药,还开拓出了个东瀛。

楚易安:“唉。”

嬴政的生命悄然走到了尽头,他命蒙毅即刻回咸阳,将赵高留在了身边。

嬴政不会想到,谴回蒙毅将会是他人生最关键处所作出的最重大的误失。

如果蒙毅没有离去,他人生最后时刻下达的诏令定会传达给各方,赵高纵有万般阴谋李斯也不敢呼应。

始皇帝一念之差,是天意,也是后世人心中莫大的遗憾。

公元前210年,嬴政死了,死前想留下诏书,可身体没能支撑他写完最后的遗言,以至于给这个广袤的帝国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这个帝国,终将乱了。

第326章 扶苏死,各地揭竿而起

嬴政死后,李斯没有让赵高拿出皇帝遗诏,这让赵高从黑暗的权力争斗里看到了一丝亮光。

瞒下皇帝死讯,车载鲍鱼以遮尸臭,返回咸阳。

远在九原的蒙恬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劲。

皇帝陛下的身体已经很差,可都离这么近了,没道理不来九原看看。

要么是嬴政意识不清只能返回咸阳,要么是已经死了,否则绝对不可能这时候回去。

蒙恬极力劝说扶苏去看看,扶苏却道父皇命他无诏不得回咸阳,去了岂不做了那乱臣贼子?

蒙恬好不容易说服他,可这人走了一日却又回来了,想到的竟是如果嬴政问他如何知道他患病的消息,他不知作何回答。

楚易安稍微花了些笔墨描写扶苏的优柔寡断。

其实挺神奇的,从秦孝公开始,及至始皇嬴政,中间的几位秦王有脑子糊涂的,有在大事上不知如何决断的,有冲动的。

可唯独没有扶苏这般怕这怕那,胆小怯懦,只会奉君命行事的人,一个都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