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胜噎了一下,把她的手拉下来:“听进去了,每个字都听进去了。
楚易安狐疑的瞅着他:“那你重复一遍。”
秦胜:
秦胜盯着她的眼睛,没忍住轻笑一声,乖巧的将她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连一个语气词都没落下。
她这才满意,将药瓶塞进秦胜手里:“那这个你自己贴身带好,万不可遗失,更不可让人知道。”
秦胜:“好。”
楚易安起身:“那走吧,他们都在等我们呢。”
说完打开房门朝外走去,秦胜大步跟上。
到主院时天上已经仅剩下最后几缕微光,四周燃上了灯火,将院子照得亮堂堂的。
桌子也从屋子里抬出来放在了院中,上边摆放了好些精美的菜肴酒水。
秦家人都到了院子里,陶氏还在招呼下人上菜。
这是她一早就安排好的,每次秦家有人出征都会聚一下。
秦胜凑到楚易安耳边小声道:“看来今天晚上怕是写不成书了。”
楚易安无所谓的道:“没事,断更一两天的死不了人。
秦胜想到明日学子们起床风风火火的冲到书肆一看,结果发现最爱的书没有更新时那副天塌了的表情就想笑。
同时也在想一个问题。
董靖文这么大张旗鼓的邀请大鹏,学子们会不会以为是董靖文惹怒了她,所以她不写了?
来不及得出答案,看到二人的秦让远远的就朝他们招手:“快点,就等你俩呢。”
楚易安也招了招手:“来了来了。”
说完拉着秦胜一路小跑过去。
菜差不多已经上齐,陶氏忙招呼着众人坐下:“家宴,没那么多讲究,都坐。”
秦家人口简单,一张桌子就能坐下。
秦国公先在上首坐了下来,等两个长辈都落座后其他人才坐下。
下人已经倒好了酒,他率先举起杯子。
秦国公不是个话多的人,大多时候都沉默寡言。
今日这样的场合,他话也相当简洁。
“难得一家人能聚在一起,下一次相聚还不知要什么时候。”
他扭头看向秦淮书:“我和老三走后,府中的事都要交给你了。
秦淮书也举起杯子来,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有我在,爹不必担心。”
秦国公仰头看了眼天,心里分明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口。
最终也只是示意大家一起举起杯子,先碰一个。
看楚易安端起酒杯,秦胜小声问道:“能喝吗?不能喝就别喝,自家人,没那么多讲究。”
楚易安摇头:“少喝一点,没事。”
秦胜也没再说什么,除了年纪最小的秦盼儿外,大家都喝了下去。
古代的酒度数不高,楚易安一杯下去没有太大的感觉。
秦让放下杯子有些不满:“爹说什么呢,你们走了,我外头忙完应该也要回京待一阵子。”
“到时家中的事我也可以帮忙。”
第240章 不听话,打它
秦国公看向秦让,几个儿子里最让人操心的就是他和秦胜了。
秦胜都还好,尤其是秦让。
一年到头没几日着家。
虽然不知道他在外头都在做些什么,但秦国公清楚秦淮书肯定知道。
若做什么不好的事秦淮书会阻止。
既然没阻止,便说明没做不好的事,他也懒得管。
到底是临别家宴,秦国公没说什么扫兴的话:“成,日后你大哥有什么事要你去做的时候,利索一点。”
秦让嘿嘿笑了笑:“那肯定,我最听大哥的话了。”
秦淮书眼睛弯了弯,没有拆台:“是啊,小让很听话的,爹放心。”
陶氏拍了拍秦国公,笑道:“你啊,总操心这操心那的,几个孩子心里都有主意,你就别操心这么多了。”
秦国公闻言大笑一声,又倒了杯酒饮了下去:“你说的对,少操心些。”
“走了也操心不着了。”
见他杯子空了,秦让又赶忙满上:“说啥呢,在哪操心不着?我看你是不想给我操心。”
秦让没让秦国公的话落地上,反而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秦胜是一点也没客气:“对啊,大哥二哥这么大了还没娶妻,还是得早些安排才是。”
莫名被扣的秦淮书朝秦胜看了过来。
迎着他的目光,秦胜朝他举了举杯子。
楚易安也笑嘻嘻的举着杯子,秦淮书有些无奈,举杯与他俩碰了一个。
看着楚易安,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少喝些,若是头晕便让人将酒换成茶水。”
楚易安乖巧点头:“嗯嗯,好的,我心里有数。”
她那德行,有数才有鬼了。
秦淮书看向秦胜,眼神示意他盯着点。
果然秦胜的话立马成了话题议论的焦点。
陶氏看向自家大儿子,眉头皱得紧紧的:“耽搁这么久了,你以前总说不想耽误人家姑娘,现在总该慢慢看起来了吧。”
秦淮书在自家人面前难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能低下头小声道:“娘,不急。”
“还不急呢?老三都成亲了,你们两个无论如何”
不等她把话说完,秦让立马凑了过去,体贴的给陶氏夹了一碗的菜:“娘啊,你看你,准备这么多菜不吃,都凉了。”
陶氏:
陶氏瞪了他一眼。
秦让没脸没皮得很:“我这一年到头的都没几天着家,娶个姑娘回来守活寡,这不委屈人家姑娘吗?”
“你说是不是?”
陶氏:
秦让:“所以要催您也先催大哥啊,他比我大,还一直在京城,不常走,安稳得很,娶妻生子都不成问题,也不会委屈了人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