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霍去病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这次随舅舅出征在刘彻看来可能就是让他去玩,去见识一下,等他见识到了战场的残酷自己就回来了,也不会再想着打仗的事。
“刘彻还给了他八百骑兵,个个都是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沙场老兵。”
“虽然喜爱霍去病,但刘彻倒也没有冲昏头脑,这八百人给他就是让他玩玩,不要太认真。”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带着这八百人一打就打出了惊天战绩。”
“当时卫青已经夺回了被匈奴人占据已久的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霍去病便向卫青请缨,他要带着他这八百骑兵直捣匈奴后方。”
楚易安停了下来,看着眼前秦家这两兄弟。
秦胜和秦淮书都是将领出身,对兵法和战场情况远比楚易安看得更透彻。
自然知道只带着八百人去匈奴后方意味着什么。
两人眉头都不由蹙了起来。
霍去病带的虽然是骑兵,但是匈奴也是骑兵。
真的打得过吗?
看楚易安停下,秦胜催促道:“然后呢?”
楚易安眨了眨眼,接着道:“所有人都觉得这不可能赢,但是霍去病不这么觉得,只要够快,就能赢。
“于是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他率领着八百轻骑,昼夜狂奔数百里,闪电般直插匈奴大后方。”
“看到汉兵出现匈奴人都傻眼了,这里怎么能有汉兵出现?”
“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了汉兵的刀下亡魂。”
“此战,霍去病大破匈奴一万人,斩首2028人,其中还包括了匈奴的不少高官,匈奴单于的祖父,叔父等人。”
楚易安又停了下来,八百对一万,优势在我。
仅这场战役便足以让对面坐着的这兄弟俩感到震撼。
秦胜袖子里的手再次握成了拳头,甚至隐隐开始发颤。
他盯着楚易安,眼中的光从未有过的明亮,眼底的神情让楚易安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那是同为将领秦胜对霍去病的钦佩,其中还不乏向往。
楚易安又接着道:“霍去病的战绩震惊了朝堂所有人,包括刘彻。
“刘彻高兴坏了,大手一挥,封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为冠军侯。”
“封侯拜相,自然该有封地,但是放眼整个汉朝也没有哪个叫冠军的地方,刘彻便给他凭空造了一个,足以见刘彻对他喜爱到了何种程度。”
“这次出征后霍去病有很长时间都没有上战场,倒不是他不想打仗,而是匈奴人改变了战争思路,不再横冲直撞,玩起了兵法。”
“汉朝一个叫赵信的将领没经受住单于的诱惑,叛变了。”
“赵信利用自己对汉朝的了解,精心策划了一场杀局,他放弃了传统的游牧区,不再靠近汉朝边塞,向北撤退,一直退到漠北地区,想要诱使汉军长途追击。”
“等汉军极度疲惫时,他们再以逸待劳发动反击,如此一来必然能全歼汉军。”
“大漠是一片很大的沙漠,沙漠你们知道的,水少,温度要么很高要么很低,要再不熟悉地形的话,想要穿过沙漠不死也得脱层皮。”
“有了计划,匈奴便发动一万多骑兵攻入汉朝边境,杀了很多百姓后掉头就跑。”
“单于则等在漠北大后方养精蓄锐,等着汉军上钩。”
“而刘彻得知匈奴杀了那么多百姓后确实炸了,立马下令军队反击。”
“可这次他没有让大将军卫青出面,完全由霍去病领兵出征,封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击。”
“这是霍去病打的第二场仗,刘彻没有像赵信预料的那样让军队追到漠北,而是让霍去病去攻打漠南河西一带。”
“在刘彻看来,既然匈奴全部往北撤退,那以后和匈奴的决战必然发生在漠北。”
“在决战之前,他必须先处理掉这些不稳定因素。”
“当时匈奴的几个王爷控制了河西地区,他们是匈奴留在漠南的最后力量。”
“将来决战的时候,他们不论是出兵斩断汉军的退路,还是攻击汉军的侧翼,都会给汉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虽然秦胜和秦淮书都是将领出身,但这毕竟是华夏的历史,只靠语言表述还是有些不够直观。
楚易安沾了些水在桌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标注了漠北漠南的大概位置,让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关键。
秦胜和秦淮书其实听也能听明白,但都配合着多看了几眼那简易版地图。
秦胜的目光不由放到了楚易安在桌上写的那几个字上,有些诧异,但还是很快收回思绪。
其实从这也能看出来匈奴单于和赵信跟刘彻的差距,他们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不然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只要种下仇恨的种子刘彻就一定会派兵穷追猛打?而不考虑别的因素?
事实的发展与赵信预料的完全不同就是最好的证明。
赵信只站在这一场战争的角度看待问题,可刘彻的目光放得更长远,他站在了全局的角度。
虽然最高指挥官之间的差距已经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但是霍去病的表现也至关重要。
第195章 封狼居胥
楚易安接着往下道:“霍去病发兵之后,发起了从未有过的猛烈突袭,他率领一万多骑兵快速奔袭六日,转战千里,一口气横扫了五个匈奴部落。”
“匈奴兵败如山倒,霍去病大方的表示只要匈奴愿意归顺大汉,就能保留全部的财产。”
“匈奴人是真的被霍去病杀怕了,听后立马投降。”
“虽然霍去病不取他们一针一线,但他对匈奴单于儿子的项上人头却很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