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穿越人民名义,我是汉东二把手 > 第229章 常委会上 风云变幻

第229章 常委会上 风云变幻

决定京海市长人选的省委常委会,在一种微妙的凝重气氛中召开。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十三名常委依次落座,每个人脸上都看不出太多的情绪,但空气中弥漫的无形压力,让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呼吸。

会议由省委书记沙瑞金主持。他照例先通报了会议议程,在讨论到人事议题,特别是京海市长人选时,会场的气氛明显更加紧绷。

组织部长吴长林首先起身,按照程序,详细介绍了两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工作履历、考察情况和优缺点。

在介绍周德义时,他着重提到了其高学历、专业背景、在省发改委推动改革的业绩,以及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优点;缺点方面,则委婉地提到了“有时过于追求效率,可能略显急躁”,“缺乏地方政府主政经验”。

在介绍王伯君时,则强调了其“基层经验丰富”,“历经多岗位锻炼”,“熟悉地方全面工作”,“作风稳健,善于处理复杂矛盾和保持社会稳定”;缺点则是“开拓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主政林州期间,经济发展速度处于全省中游水平”。

吴长林的介绍,力求客观,但细听之下,仍能察觉其措辞中微妙的倾向性,对王伯君的“稳”着墨更多。

介绍完毕,沙瑞金环视一圈,平静地开口:“两位同志的情况,长林部长都介绍了。大家都谈谈看法吧,京海市长的位置很重要,关系到京海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全省的大局,我们必须慎重决择。”

短暂的沉默后,重量级人物开始发言。

赵安邦率先表态,他语气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伯君同志我是了解的,这是一位党性原则强、经受过长期考验的同志。林州的情况比较复杂,他能把各方面关系处理得妥妥帖帖,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很不容易。这说明他具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京海是我们汉东的经济龙头,但近年来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社会稳定性面临挑战。我认为,当前阶段,派一位经验丰富、善于协调、能稳得住局面的同志去,是符合京海实际和全省利益的。伯君同志,是合适的人选。”

赵安邦的发言,定下了他这一方的基调——稳定压倒一切。

紧接着,高育良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补充,他的话更象是在进行理论拔高:“安邦省长的意见,我基本赞同。我们选用干部,尤其是在重要岗位上,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干部。伯君同志或许在经济增长数据上不是最亮眼的,但他主政的地方,干部队伍心齐气顺,群众基础好,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政绩。京海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但前提是底盘要稳。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稳’是基础,是前提。”

陈立言知道,他必须站出来,清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接过话头,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改革者特有的锐气:“安邦省长和育良书记强调稳定,这没错。但我认为,对京海而言,什么是真正的‘稳’?是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的‘稳’,还是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中实现的动态的、发展的‘稳’?京海现在面临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位有魄力、有思路、敢于打破常规、能够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掌舵人。周德义同志或许缺少主政一方的经验,但这恰恰可能成为他的优势,没有包袱,敢于碰硬。他在省发改委推动的几个改革案例,大家都看到了材料,那是需要担当和智慧的。至于那个新能源项目,受宏观环境影响,短期效益未达预期,但不能以此否定一个干部的开拓精神和决策能力。我认为,京海现在更需要的是周德义这样的‘闯将’,而不是一位‘守成’的官员。”

陈立言的发言,针锋相对,直接将争论的焦点提升到了发展路径的选择上。

随后,其他常委也纷纷发言,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等,更多附和赵安邦与高育良的观点,强调稳定和经验;而分管经济的副省长、宣传部长等,则倾向于支持陈立言,认为京海需要改革突破。军区政委一如既往地超脱,表示对地方干部不熟悉,主要听省委意见。

会场上的形势,似乎陷入了僵局。支持双方的人数看起来旗鼓相当,即使稍有差别,也并未形成压倒性优势。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坐在主位,一直凝神倾听,很少插话的沙瑞金。

沙瑞金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权衡着每一个字的分量。他感受到了会场内几乎凝固的空气,也清楚自己接下来的话,将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他终于抬起头,目光深邃,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淅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同志们刚才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无论是支持王伯君同志,还是支持周德义同志,都是从工作出发,为了京海好,为了汉东好。”

他先定下一个团结的基调,然后话锋一转:“关于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我想多说两句。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不能把‘稳’当作不作为、慢作为的‘挡箭牌’。尤其是在京海这样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更不能有‘躺平’思维。”

这番话,让赵安邦和高育良的眼皮微微跳了一下。

沙瑞金继续说道:“两位候选人,伯君同志稳健,德义同志有闯劲,确实代表了不同的风格。伯君同志的经验是财富,但京海现在缺的,可能不仅仅是‘守摊’的经验,更是‘开新局’的锐气。我注意到,京海本地的企业家和商会,联名写信表达了他们的期望,他们希望有一位懂经济、能优化环境的市长。市场主体的声音,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陈立言,又扫过赵安邦,最后落在面前的名单上:“综合各位同志的意见,结合京海发展的现实需要,我认为,周德义同志虽然缺乏主政一方的经验,但这可以通过配强班子、加强支持来弥补。而他身上所具备的改革意识、专业能力和闯劲,正是当前京海所急需的。因此,我倾向于由周德义同志担任京海市委副书记,并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当然,”沙瑞金语气加重,“这也对我们省委提出了要求。对德义同志,我们要放手使用,也要严格要求,更要加强指导和支持,帮助他尽快熟悉全面工作,补齐短板。确保京海的改革和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沙瑞金一锤定音!

他最终将关键的砝码,加在了周德义这一边。这不仅是对陈立思路的支持,更是基于他对汉东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汉东需要激活象京海这样的经济引擎,不能再沉溺于过去的“稳定”模式。

书记表态,大局已定。即使赵安邦和高育良心中再有不满,在组织原则面前,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后续的表决,只是走个程序。周德义担任京海市长的提议,在省委常委会上获得通过。

消息传出,汉东政坛为之震动。陈立言在围绕京海市长职位的这一关键战役中,凭借沙瑞金的最终支持,险胜一筹。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经此一役,陈立言与赵安邦集团的矛盾已然公开化、白热化,双方在其它领域的较量,必将更加激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